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減肥俱樂部-減肥專家-

節食最終達不到減肥目的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刊物《美國心理學家》4月號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節食可以使人暫時減肥,但長期衡量則根本達不到減肥目的。這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特雷西·曼和其他研究人員對31個節食減肥案例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這一發現證

點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刊物《美國心理學家》4月號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節食可以使人暫時減肥,但長期衡量則根本達不到減肥目的。這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特雷西·曼和其他研究人員對31個節食減肥案例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這一發現證實了許多科學家的觀點:減肥一時容易保持難。

  反彈

  美聯社23日報道說,共有31人參加了特雷西·曼等人的調查,專家在他們節食後便開始對他們展開為期2年到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其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最終又恢復了節食前的體重。只有極少數人體重沒有反彈。

  特雷西·曼說:「我們不是說不應該節食,而是說人們應該清楚,節食只是一種暫時性的辦法。」

  美國耶魯大學肥胖研究專家戴維·卡茨說,「如果節食對減肥有用的話,那麼大街上就會到處都是皮包骨了。」

  健康專家們說,節食之所以最終對減肥無效,是因為它會使人感到厭倦,而且人們往往經不起誘惑,故態復萌。節食者也可能在體重達到穩定水平後半途而廢,還有人雖然體重減輕了,但並沒有完全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肥胖研究專家邁克爾·戈蘭說,「要改變飲食習慣,拒絕吃的快樂真是太難了。」

  覺悟

  羅伯塔·佩裡在美國費城郊區擁有一家公關咨詢公司,這名39歲的職業婦女一旦生氣或沮喪,就會從暴飲暴食中尋求自我安慰。在過去20年裡,她嘗試過各種減肥方法,包括參加有組織的節食計劃,吃減肥藥,甚至接受催眠等心理療法。

  這些努力都曾一時奏效,但沒多久減掉的體重又慢慢復原。經過幾年斷斷續續的節食,佩裡終於意識到,只有改變生活方式,少吃多動,才是有效減肥的唯一出路。她現在更注重降低膽固醇,而不像以往那樣單純降體重。

  結果,身高1.7米的佩裡從最胖時的147公斤降到113公斤,並且至今保持了兩年,沒有反彈。雖然她仍較胖,但已不再被視為肥胖病人了。

  她說,「我希望更加健康,我再也不想重複體重減輕後又復原的循環了。」

  目前尚不清楚體重反覆交替增減是否會導致健康問題。但已有研究發現,血壓和膽固醇上升以及膽囊炎可能和體重起伏交替有關。

  專家們一致認為,手術被證明是治療肥胖的唯一手段。但美國政府勸告人們盡量用傳統方法減肥,只有體重超標至少45公斤的人才能選擇手術。

  華盛頓大學肥胖專家塞繆爾·克萊恩說,減肥成功與否不應僅以體重來衡量。如果一個人更加健康,即使體重的減輕只是暫時的,也應被視為成功者。

  他說,「即使你減肥後體重又反彈了,但暫時減肥也比不減肥有好處。」

  危險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體重超標和肥胖的成年人不斷增加,目前已佔成年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肥胖將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危險。體重超標將導致血壓和膽固醇指標升高,從而導致心臟病。

  美國蘭德公司10日發表的一份報告說,美國超級胖子的人數從2000年到2005年增長了50%,達到680萬人,占美國總人口的3%。

  醫學界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的肥胖程度。BMI是一個人的體重(公斤)除以其身高(米)的平方所得數字,BMI超過30屬於肥胖,超過40就可以稱為超級胖子。例如身高僅為1米64的人,體重超過113公斤。

  蘭德公司公佈的報告說,美國超級胖子的增幅是同期普通胖子增幅的兩倍。從2000年至2005年,BMI超過30和40的美國人分別增加24%和50%。

  報告還警告說,如果這一增長趨勢持續下去,將會給美國人的醫療支出帶來嚴重後果。報告說,在美國中年人中,BMI超過40的人預計支出的醫療費將是體重正常人的兩倍。儘管肥胖病手術成倍增長,但超級胖子的增長勢頭未見減弱。

(責任編輯:甘甜)

------分隔線----------------------------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