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海,現任上海市肥胖病醫療協作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4年被批准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由於近年來先後為「武漢第一胖」黃馳、延安李鑄軒等重危肥胖者減肥成功而譽揚醫界。 現在,老年人肥胖者甚多,而肥胖是眾多老年性疾病的根源。如何幫助老年人走出肥胖的陰影呢?筆者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上海市肥胖病醫療協作中心的焦東海教授。 肥胖老人運動治療的原則 焦教授說,老年性肥胖病的治療,要根據老年肥胖者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緩慢減肥治療方案,不能要求立竿見影,而應著重於並存病症的好轉及全身健康的改善。在治療上,除心理、飲食治療外,尤應注意運動治療。他說,運動是老年人減肥、防胖的重要措施,肥胖老人在進行運動治療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1、宜選擇全身性的體育活動。包括各個關節和肌群的運動,避免某一肢體或器官負荷過重。動作要有節奏,速度宜稍慢。 2、活動時注意呼吸。呼吸要自然、均勻,注意採用腹式呼吸,盡量避免屏氣或過分用力,應避免做那些可能造成血壓驟然升高的動作,如頭朝下倒立等。 3、避免做過分運動。不宜做身體突然前傾、後仰或急速旋轉等動作,也不宜進行快速、劇烈和重負荷的運動,如舉重、快跑等。 4、循序漸進。運動量增加的速度不宜過猛。若運動後心率達110-120次/分,休息15分鐘後心率恢復正常,說明運動量較合適。最好每天鍛煉30-60分鐘,每週不應少於3次。開始鍛煉有10-14天的觀察反應期,運動量宜小些。對沒有鍛煉習慣的老年人,開始可能有3-5天的不適應期。表現為勞累、肌肉酸痛、食慾甚至睡眠稍差。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量,每增加一級負荷量,都要有一段適應時期。增加運動量時寧可延長鍛煉時間,也不宜加快速度。 5、貴在堅持。肥胖者中不喜愛運動的較為多見,因此將運動作為減肥手段,必須持之以恆,才能對減肥及健身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焦東海教授認為,老年人運動減肥一定要根據不同肥胖者的年齡、性別、體質、合併症、肥胖程度來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在運動計劃實施前要做體格檢查,對健康狀態作出全面評價:在計劃實施一段時間後要作複查,以便觀察運動效果和有否負效應。 要經常瞭解鍛煉後的脈搏、血壓等反應,尤其是有某些疾病或症狀的老年人每天或隔天要記錄自我感覺,鍛煉前、後的脈搏、血壓數值,晨起的脈搏、食慾和睡眠等情況。 老年人運動減肥的「三低」和「六忌」 老年人身體的特點適合耐力性項目,酌情配合力量性鍛煉項目,而不宜進行速度性項目。老年人最常用的運動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車、登山、跳迪斯科、氣功、太極拳、太極劍等,有條件時還可打網球、高爾夫球等。步行鍛煉宜早晚各一次,以沒有氣急,自我感覺良好為度,每次可行走30-40分鐘左右,中途還可以依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休息。飯後或身體不適、氣候寒冷,或在烈日下均不宜運動。 焦教授還特別提出了老年人運動減肥要注意的「三低」和「六忌」。 「三低」是: 1、低要求:是指老年運動者參加健身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肥與保健,因而多採取徒手的、原始的、簡單的運動方式,絕對不能摻雜任何競技體育的意識和成分。 2、低水平:是指老年人應努力堅持1—2種可接受的、重複的、低體能要求的健身活動,絕對不能有「藥到病除」速戰速決的思想。 3、低強度:是指老年運動應採取較小的運動強度、較長的運動時間,這點非常重要。只有這樣的運動才是安全的、有效的,且不易引發慢性病和因運動而受傷。 「六忌」是: 1、忌過度興奮的運動。這類運動會使血液循環加快、血壓急劇升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易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2、忌憋氣運動。人到老年,呼吸功能減弱,肺活量下降,肺泡彈性降低,憋氣運動會損傷呼吸肌,甚至引起肺泡破裂而導致肺部和支氣管出血。 3、忌快速、超負荷運動。快速運動或舉重等超負荷運動,都會使心臟負擔過重,易發生昏倒等事故,或造成骨骼變形、損傷等。 4、忌帶病運動。老年人生病時,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比平時更差,抵抗力更弱,此時再進行體育運動,會加快身體體能的消耗,降低抗病能力,導致病情加重。 5、忌飯後百步走。飯後百步走,對於青壯年來說是很適宜的。但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飯後立即行走,則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如果還患有冠心病,餐後胃部膨脹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收縮,使心肌供血減少,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和範圍,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6、肥胖老人不宜做登樓運動。登樓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但對肥胖老人非常不合適。老人的髕骨關節面已發生增生,關節面不平整,這就增加了髕骨與股骨之間的摩擦力,限制了膝關節的活動度,導致老人的膝關節僵硬、活動不便。另外,登樓是一項運動量大的活動,患有心肺系統疾病的老人也不適宜做。 看看減肥藥的利弊 任何減肥藥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應用不當,不但減肥不成,而且會吃出病來。現將常用的減肥藥作一簡介: 1、食慾抑制劑這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吸收、興奮飽食中樞,產生飽腹感,從而抑制食慾,增加代謝,減輕體重。應用最廣泛的首推氛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近年來由於服用該藥後連續出現瓣膜性心臟病和肺性高血壓等嚴重毒副作用而致死的病例,已在全球禁用。取而代之的是同類型新藥西布曲明,由於其明顯的減肥效果而在全球推廣,我國部分城市亦在試用。 使用對像為體重指數≥28、沒有其他危險因素,或有糖尿病等危險因素、體重指數≥27的肥胖病人。治療劑量為5—15毫克/日。一般治療6個月體重可減輕5%。對未控制的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肝及腎功能損傷、孕婦、乳母等禁用。最近該藥又因出現死亡病例而備受關注。 該類藥的第三種是氟西汀(百憂解)。這種抗抑鬱藥能有效減輕抑鬱病人的體重。劑量為20—40毫克/日,晨服。副作用有頭痛、失眠、眩暈、嗜睡、吐、瀉等。孕婦、乳母及肝、腎功能失調者慎用。 2、脂肪吸收阻滯劑常用的是奧利習他。 這是一種新型的內源性脂肪酶抑制劑及減少營養吸收藥。通過在腸腔中與脂肪酶結合,防止食物脂肪水解成可吸收的游離脂肪酸和單酰基甘油而起作用,服後可從糞便中排出所攝入脂肪的1/3,適合於各種年齡組(含老年人)減肥,並用於長期控制、維持體重,減少體重反彈。在減肥的同時還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和血脂。常用量為60—120毫克,每日1—3次,飯時服。 該劑幾乎不被腸道吸收,故無全身不良反應。主要副作用為腹痛、脂肪瀉、大便失禁。長期服用可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3、雙胍類降糖藥能引起食慾不振,用於肥胖症合併糖尿病的治療。常用的有二甲雙胍。起始量為250毫克,2次/日,飯後服用。以後根據病情調整,最大劑量可達2000毫克/日。 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可有腹部不適、胃腸功能紊亂、腹瀉等副作用。 4、市場上流行的減肥保健藥或食品有一部分成分不明,作用機制不清,沒有經過正規的臨床試驗,減肥效果不可信。有的甚至添加了以下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的藥物成分。 甲狀腺素這是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藥物。正常人服用後,除體質減輕外,會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症狀,如心悸、多汗、脈搏增快、失眠、嘔吐、腹瀉、發熱等。 利尿劑如速尿等,服用後雖通過大量排尿使體重減輕,但容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鉀、低血鈉及噁心、嘔吐、腹瀉、口乾、疲乏、心律不齊等副反應。 麻黃素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加速新陳代謝,達到減肥效果,但常有失眠、發熱、出汗、口渴、焦慮、頭痛、心悸等毒副作用。 各類瀉藥通過腹瀉減輕體重,常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加重心臟負荷。除體重反彈外,還會造成虛脫、低血糖等毒副反應。 另外,還有加入已禁用的氛氟拉明等的。 服藥減肥者需注意的問題 鑒於以上情況,建議服藥減肥者注意: 1、任何減肥藥都有副作用,不要輕易服用。在必要時(並非為了美容)要在醫生指導下,從小劑量開始服用: 2、絕大多數超重肥胖者,可先通過控制飲食(重點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強迫運動鍛煉減肥。堅持半年無效或有嚴重併發症時,才加用減肥藥物。 3、不購買未經衛生部門批准的任何減肥保健品。 老年人減肥不用急 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宣佈肥胖症是一種疾病,應該積極防治。2001年9月,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制定了我國的標準,即先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2。該指數<18。5為體重過輕,18。5—23。9為正常範圍,24—27。9為超重,≥28為肥胖,其中28—29。9為Ⅰ級肥胖,≥30為Ⅱ級肥胖。任何人只要準確測量身高、體重,就可以據此計算出自己是否肥胖。 根據國內外大量數據表明:人體超重肥胖呈兩頭低、中間高的「n」形分佈。長沙一項對老年人體重指數的檢測表明:60—64、65—69、70—74、75—79及≥80歲5個年齡組超重肥胖的比例依次是32。9%、42。4%、23。9%、23。9%及14。8%,整個高峰期在60—69歲。其中又以65—69歲更突出。因為在此年齡段腦、體力勞動明顯減少,能量消耗降低,而營養反而改善,多餘的能量變成脂肪積存下來,導致增肥。 70歲以後全身發生衰退性變化:細胞失水,肌肉、臟器萎縮,消化系統功能減退,營養吸收障礙等,使體重漸次下降。長沙的另一項研究發現,70歲以後隨增齡體重遞降,70—79、80—89及90歲以上3個年齡組平均每年分別減重0。2、0。3及0。5公斤。年齡越大每年減重幅度越大。 其實,老年人稍胖一點可能比過瘦更有利於健康長壽。北京的一項研究,對2086例5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5年觀察,發現體重指數與全死因死亡率呈相反的關係。體重指數≥25(超重)和體重指數為20—24。9%的老人,死亡的危險分別比體重指數<20的老人低62%和39%。 基於以上調查,作者認為老年人稍微超重一點(體重指數在24—27之間)不必急著減肥,只要通過飲食控制和體育運動,控制體重不再增加,然後爭取在一年之內減去體重的5%左右即可。 >>>曬一曬 你的減肥故事 (實習編輯:梁雅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