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影響進一步深化訓練的因素之一就是傷病。對於35歲以上的大齡運動員來說,過多的肌肉拉傷不很常見,倒是常常在韌帶和關節部位發生傷痛。早年長期大運動量的訓練,常常會導致以後生活中關節部位發生傷病和疼痛。我們所遇到的一系列拉傷,主要發生在肩、肘和膝關節。老運動員中有90%的人有關節磨損和韌帶拉傷的疼痛。那麼,在鍛煉中他們又是怎樣處理和克服的呢? 首先是健美鍛煉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 第二,年齡稍大的運動員練某些動作時,絕對不應獨自聯繫,即使你有能力完成某一訓練動作。 第三,在選擇重量上要留有充分的餘地,那種在臥推凳上嬉鬧和下蹲時做一些扭曲式的俏皮動作的時代,對於老運動員來說已是一去不復返了。只有當你承認了這一事實,那麼你的訓練計劃才有保障。 第四,應該避免採用那些在你的鍛煉經歷中曾引起過傷痛的訓練動作。現在當你再做這些動作時,就很可能導致受傷部位的舊傷復發。甚至轉為慢性或終身的傷疾。 最後一點,鍛煉時應穿著暖和寬鬆的衣服和使用護膝與護肘。不要在練的汗流浹背時把衣服脫光,只有當室內溫度適宜時,在完成訓練任務之後,才能脫下衣服稍事休息。 請記住,肩、肘、膝都是最易損傷的部位,下面的鍛煉方式常常會引起上述部位的損傷。 1、肩部:槓鈴頸後推舉。不論是站姿還是坐姿,都容易使肩關節在非自然異位上扭曲,這將是非常有害的。因為隨著運動員年齡的增長,關節側韌帶、肌腱的柔韌性都在不斷衰減,要避免損傷,就應該為啞鈴頸後推舉。因為啞鈴頸後推舉時,在關節允許的範圍內有較大的靈活性,不至於讓人感到不舒服,又易於選擇恰當的重量。 2、肘部:頸後臂屈伸。這一鍛煉肱三頭肌的動作,不論是站著還是坐著練,如採用的運動量過大,都會慢慢地導致肘關節的老損,因為這也是一種非自然位的人為運動。另外,關節、韌帶或關節囊炎,都可能導致大約半年內不能進行訓練,甚至難以動彈,一旦產生這種傷病的預兆,就應趕快放棄上述鍛煉方式,而用啞鈴俯身臂屈伸而代之。 3、膝部:槓鈴負重深蹲。由於重量過大,若控制不好,特別是在深蹲位置時,最易引起膝關節損傷。在這種時候,關節的拉伸超過了正常的生理彈性範圍,尤其是在扭曲時就會引起這個部位的劇烈疼痛。當你一旦發現膝關節疼痛就應停止深蹲動作2-3周。如2-3周後疼痛消失,可以從新開始訓練,但必須減輕重量,控制強度。可用低重量多次數(如20-30次)來達到預期的運動量。若疼痛沒有消失,就必需毫不猶豫地停止深蹲運動,當然可以找到許多其它的方法來代替,比如坐姿腿屈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