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肥胖人群已超過7000萬,僅北京市區曾經或正在減肥的就有120萬人,其中女性減肥者佔了減肥大軍中的76%以上。調查發現,減肥人群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 「現在要求減肥的相當一部分人是瘦人,是年輕人。他們減肥不是為了健康,而是以瘦為美,非得把自己折騰到骨瘦如柴方才罷休。」專家對此表示憂慮。 減肥:一不留神就出事 減肥產品輕則將人吃出病來,重則要人性命的事時常見諸報端,本來是給人們帶來美的東西卻成了「殺手」。 新加坡:一明星減肥險喪命 近日,一位新加坡婦女因吃減肥藥導致死亡的事被炒得沸沸揚揚。據說,導致這種結果的是一種名為「Slim10」的減肥藥。 但根據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的最新報告,截至目前懷疑因服用「Slim10"而引起副作用的已有16人,其中3人肝臟受損,12人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為了安全起見,衛生部呼籲已購買了「Slim10」的公眾即刻停止服食,並將之銷毀或交到藥物管制中心。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疲勞,皮膚和眼睛發黃、心悸緊張、煩躁和震顫等症狀,應立即向醫生求診。 最先出事的是27歲的新傳媒藝人愛麗。愛麗長得清新秀麗,是新加坡娛樂圈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愛麗覺得自己的身材還不夠完美,買了「Slim10」減肥,結果在服藥兩個月後被診斷出腎衰竭,生命垂危。後來,多虧她的男友挺身而出,自願捐獻一個健康的肝臟才保住了她的性命。 然而,同樣患腎衰竭的拉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拉婭因搶救無效死亡,成為新加坡第一個被懷疑因服用減肥藥「Slim10」導致死亡的人。 據新加坡衛生部的調查,「Slim10」在標籤上註明所含的成分以中草藥為主,但進行全面化驗後發現,每顆藥丸中含有約16毫克的維他命B3(煙酰胺),這是標籤上沒有註明的。而維他命B3每天的安全服用量是15~20毫克,過度服用會導致腎細胞中毒等副作用。 日本:致死4人,69人受傷 據日本有關新聞報道,最近減肥藥在日本引起重大危害,因食用該類減肥藥,28都道府縣中共有69人的肝功能和甲狀腺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有4人因病情嚴重而死亡。 針對這一事態,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今後將對該類減肥藥的成分進行檢驗,一旦發現裡面含有被禁止成分,將對進口和銷售商進行嚴厲處罰」。同時,厚生勞動省稱大多數患者在得到治療後病情都逐步趨向好轉。上海:花季少女減肥猝死 花季少女王婷突然猝死,她生前曾大量服用國家早已明文規定禁止生產的減肥藥--「御芝堂清脂素」。 為給死去的女兒討個說法,近日,王婷的父親王秋康憤然將出售「清脂素」的商家--誠誠保健食品綜合商店經營者、「清脂素」的生產商--廣州御芝堂保健製品有限公司、證明「清脂素」為「御芝堂」正品的防偽電話所屬公司--海南國科兆信防偽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王秋康請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向他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經濟損失24.7萬餘元。王婷的姑母悲憤地說:「給我們100萬元也換不回王婷16歲的生命!為什麼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生產的減肥藥還在市場上橫行?死了一個王婷,誰還能保證沒有第二個?」 哈爾濱:少女減出敗血症 女孩叫田萃,喜歡做服裝模特,整天按女子標準「5圍」測量自己,一次,她發現了一則「某某減肥特效藥」的廣告,如獲至寶,立即到該店買了一個療程(一個月)的藥(此藥其實是一種食慾破壞性的副作用很大的產品)。服用一個月後田萃出現食慾不振、厭惡飯菜等綜合症狀,僅30多天,體重就由原來的60公斤速降至不足30公斤。體重是下來了,但是女孩每天感到全身無力、面容憔悴。住院後診斷為肌體嚴重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低下引起敗血症,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嚴重半月後死亡。女孩在死亡前總是嘔吐,進食艱難,漂亮的面容沒有一絲血色,骨瘦如柴,她的胃功能幾乎被減肥藥物破壞到難以恢復的地步。 據收治這位女孩的醫生講,近一個時期,該所就收了十幾位女患者,她們都是因服用減肥藥,導致血液病變,屬再生性障礙貧血。這些病人的人體肌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位資深的專家說,現在女性為減肥而亂服各種不良藥物已成普遍現象,這種以破壞身體肌體,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作法應該引起社會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了。 減肥產品屢屢出事有關部門重拳出擊 衛生部不久前抽查了118種減肥保健食品後認定:八種產品違法。8種減肥食品因含有違禁成分被衛生部撤消了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其生產企業被逐出保健品市場,違法產品被勒令從市場召回。這是國家衛生部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 衛生部對減肥類保健食品進行重點抽檢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的。本次從市場上共抽檢了118個樣品,對發現問題的產品調查屬實後召開了聽證會,結果有8種含有違禁成分的減肥食品被撤消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衛生部要求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這些違法企業立即停止生產經營,向市場發佈公告收回違法產品;監督銷毀違法產品,沒收違法生產所得,處以罰款,吊銷其生產保健食品的衛生許可證,並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意味著,這些違法企業將暫時失去生產保健食品的資格。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對違法保健食品的打擊力度,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應注意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生產廠家、品名及批號,如發現上述違法產品立即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舉報。 |